山东景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新闻动态>新闻详情

不忘初心 攻坚奋进 再铸新时代济南工业和信息化新辉煌

发布时间:2020-04-01 16:29:34

贯彻新发展理念 提升发展能级
    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全市工信工作总体思路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牢把握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目标定位,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,为建设“大强美富通”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济南圣泉集团口罩生产线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去年6月,济南市《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》在北京发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重汽研发的山东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。
 

 

  今年全市工信工作总体安排是:按照“1+495”工作体系,围绕产业能级提升和重点工作攻坚,推进落实“1+337”工作体系,“1”就是围绕产业能级提升和重点工作攻坚这条主线,狠抓制度创新和工作落实;“337”就是围绕工业优化升级、数字经济引领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大重点任务,培育创新驱动、项目带动、政策促动三大动能,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基行动、数字经济领跑行动、工业投资倍增攻坚行动、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行动、新动能培育发展行动、赋能企业成长行动、党建和作风效能建设提升等七大行动。3月31日,我市召开2020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,总结2019年工作,分析把握新形势新要求,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,动员全市工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,高点定位、超前谋划、快干实干、创新发展,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过去一年,是济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,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局面,全市工信系统紧紧围绕全市“1+474”工作体系,聚焦工业优化升级、数字经济引领和服务实体经济三大重点任务,着力培育创新驱动、项目带动、政策促动三大动能,扎实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、项目带动发展、制造业优化升级、数字经济领跑、创新驱动发展、服务企业提升、党建和作风效能建设提升等七大行动,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,全年创造了29个第一、首个和前列。

  2019年济南工业和信息化十大亮点工作全年创造了29个第一、首个和前列。

  打造“1+N”协调高效政策体系

  以市政府1号文为牵引,相继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17项规划和政策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。全年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8亿元以上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抵扣税款99.04亿元。

  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

 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600亿元和3400亿元,生物医药、先进材料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;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;机器人和智能电力装备集群、大数据产业集群获批山东省首批“十强”产业“雁阵形”集群。

 “强优大”的市场主体实现新突破

  新增过10亿元企业19家;3家企业被认定为“独角兽”企业,9家企业被认定为“准独角兽”企业,数量居全省首位;赤子城科技登陆港股,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;累计培育省级“瞪羚”企业80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5家,“一企一技术”研发中心122家,数量均居全省首位。

  构建服务企业常态长效工作机制

  制定出台《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实施办法》,着力打造企业版“12345”热线服务体系,构建起“企业有需要,部门去报到”工作机制;建成开通全省首个集中统一高效的服务企业云平台——“济企通”,聚集832家社会服务机构,提供800项服务。

  打造“五位一体”的融资服务体系

  成功构建“五位一体”融资服务体系,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从之前的4000万元大幅提升到20亿元,规模居全省第一位;全国首创“国家融资担保基金、省级再担保机构和地方融资担保机构”三级风险分担机制;全国首创“数字金融一贷通101模式”。

 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

  成功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,出台全省首个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》,3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“现代优势产业集群+人工智能”示范项目,16家企业(产品)入选山东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名单,均居全省首位。

  新型智慧城市从“中国样板”升为“世界样本”

  率先提出打造“善感知、有温度、会呼吸”的中国智慧名城,相继获评全国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、全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、全球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奖,“智慧让城市更美好”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被写入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发布的《济南共识》。

  5G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速推进

  率先提出打造万物互联的5G先锋城市,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和精品千兆城市;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和应用场景打造,建成5G基站6025个,41个项目入选全省5G试点示范,居全省首位;建成全省首批两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;浪潮云in-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”获评2019年全国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;31个平台入选山东省2019年度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,居全省首位。

  举办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南市工信成就展”

  以济南工业和信息化70年所取得的70个第一为主线,精准、精彩、精致展示了济南工业和信息化7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,被纳入全市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重要内容。

  成功举办12项全国性重大活动

  先后承办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、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、2019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、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等12项全国性重大活动,强力赋能济南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,形成高质量发展聚焦济南的峰会效应。

  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基行动

  工业经济不大不强仍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,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,加快规模提升仍然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。将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基行动,巩固产业能级提升的基础。

  一是强化目标导向,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协调的力度。把稳增长放在首位,咬定年度目标不放松,加大日常的运行监测协调力度;加快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,及时捕捉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、趋势性问题;充分发挥工业运行指挥部的牵头抓总作用,及时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;延续和完善疫情期间“三清单一台账”制度,加大直接联系服务企业的力度,形成推进问题解决的销号和动态反馈机制,确保工业经济按照预期目标,实现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二是多措并举,促消费、拓市场、稳增长。加大促进工业产品消费力度,定期遴选发布《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》,多层次多渠道搭建工业产品供需对接信息平台,促进产销衔接,提高本地产品产销率和配套率;积极推广首购政策,建立完善《首购创新产品目录》,推动“济南造、济南用”;推动消费品工业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,培育绿色消费、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,实现产业、消费“双升级”,全面提升济南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。

  数字经济领跑行动

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,必须坚持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。将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,打造产业能级提升新优势。

  一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算谷,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。以打造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、中国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、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为目标,全面提升以算力、算法、算数(数据应用)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,推动算力、场景、平台、数据开放,打造一流的开放发展新生态,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。

  二是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。结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,高水平、高标准谋划建设医疗软件名园,发挥我市中间件、数据库、EDA、BIM等领域优势,做强做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。依托云计算装备中心,加强云操作系统、工业软件及系统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技术产品攻关,着力研发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关键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,构建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示范高地。

  三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。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,率先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;深化企业上云提质升级工程,构建云计算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;大力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,实施规上工业企业100%参评,提升两化融合整体水平;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、核心软硬件、融合性新兴业态三个方向,着力打造“人工智能+”融合开放平台,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。

  四是深化拓展提升智慧城市建设。以“中国样板、世界样本”为引领,健全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,统筹推进政务服务、城市管理、社会治理、产业与经济发展等各项建设任务,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慧化水平,加大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场景开放共享力度,探索“揭榜挂帅”、购买服务和后补助等方式,增强社会参与度和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五是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。抢抓新基建重大机遇,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,推动5G先导、4G优化,打造“双千兆精品宽带城市”,推进全光网络建设,构建高速、智慧、泛在、安全、绿色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加快5G规模化商用步伐,新建基站1万个以上,加快5G融合应用和产业创新发展,着力打造万物互联、应用场景丰富的5G先锋城市。

  工业投资倍增攻坚行动

 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收益。实施工业投资倍增攻坚行动,着力增强产业能级提升力度。

  一是加快完善促进工业投资的政策保障体系。制定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相关实施细则,落实考核导向、投资力度、空间要素三大保障措施,加大对区县工业投资结构、力度、用地保障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考核,确保工业投资倍增计划的落实,确保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年度目标的实现。

  二是建立健全项目推进体系。聚焦121个重点项目,按照投产一批、开工一批、储备一批、谋划一批“四个一批”的要求,加大项目精准对接、精准服务、精准纳统工作力度,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,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,加快形成梯次推进、滚动发展的项目建设新格局。建立工业投资项目白名单制度,搭建银企融资对接平台,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。

  三是加大技改支持力度,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。加大技改普惠性奖补政策、防疫物资生产工业互联网专项政策,以及支持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改造提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着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。指导企业通过“技术改造+首台套技术装备、首版次工业软件、首批次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模式”等方式,促进装备数控化、产线网络化、车间数字化、工厂智能化、园区链群智慧化。

  四是加强产业空间要素保障。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保障红线,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,树立土地等要素保障向制造业项目倾斜的鲜明导向,加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,逐年提高工业供地占比,积极盘活低效用地,优先支持工业发展,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用地。大力支持标准厂房建设,鼓励建设单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,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及开发利用地下空间,鼓励金融机构对经批准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。完善优化M0新型产业用地政策,推进增量空间建设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,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、开发强度和创新功能。加快推进工业用地“亩产效益”和高质量发展体系评价改革,组织开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集、分类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等工作。

  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行动

  疫情防控期间,济南用一个月时间打通口罩生产全产业链,仅用两个月时间,使日产量从6万只扩大近200倍,达到1000万只以上,产业链作用可窥一斑。将实施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行动,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。

  一是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化发展水平。加大产业集群梳理,培育壮大商用汽车绿色制造、高档机床、生物医药、精品钢和绿色建筑、高端化工和新材料、工业设计等9大产业集群。坚持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,提升核心骨干企业+配套产业链+功能服务商圈的集中度。探索创新产业集聚区运营模式,增强核心骨干企业、产业联盟在项目落地、招商安商、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的话语权。二是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。编制产业链地图,开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评价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辐射力大、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,围绕十大千亿产业,以产业集聚区、产业集群布局引导投资、人才等要素集聚,实现精准专业招商,推进产业链延伸合作,优化产业生态,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链。三是大力推进“现代优势产业集群+人工智能”。培育40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。编制自贸区人工智能岛规划,助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。编制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先进应用案例集。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平台化发展,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。四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。统筹推进“四减四增”,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,培育打造一批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,建立绿色制造典型动态管理机制。实施工业节能诊断和节能监察,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提升,加大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支持力度,创建一批绿色示范工厂、绿色标杆,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质升级。

  新动能培育发展行动

  新动能日益壮大可以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活力。将实施新动能培育发展行动,加快培育壮大高端前沿产业。

  一是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。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。做好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工作,积极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,谋划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。力争全年培育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数量1000项以上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。高标准筹备中国创新发展大会、人工智能创新峰会、第十三届(济南)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等会议论坛。二是大力发展高端前沿产业。牵头做好高端前沿产业的推进工作,重点发展超级计算、机器人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等十大高端产业,以及区块链、石墨烯材料、高性能集成电路等十大前沿产业。超级计算产业方面,加快“中国算谷”建设,打造算力产业发展高地。石墨烯材料产业方面,加快推进“齐鲁烯谷”建设,积极组建山东石墨烯应用研究院,搭建石墨烯公共技术研发平台。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方面,大力推进功率半导体、光电芯片、12英寸逻辑芯片等重点项目建设,积极争创国家级“芯火”双创基地。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方面,加快布局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,完善产业链条,建设“中国氢谷”。区块链产业方面,组建区块链应用研究院,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块链产业基地。三是高标准推进高端前沿产业平台载体建设。加快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、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、医疗软件园等重大项目建设;高水平规划建设北方集成电路产业基地、高端数控机床基地、空天信息基地、齐鲁航空城等一批高端前沿产业园区。高质量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、中科院济南科技创新城、氢能与低碳技术应用研究院、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、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、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,为高端前沿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。四是加快构建推进高端前沿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。加快构建协同化组织推进机制、精准化政策扶持机制、动态化评估考核机制、常态化舆论引导机制,确保高端前沿产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

  赋能企业成长行动

  实施赋能企业成长行动,让名企名牌名家领跑高质量发展。

  一是专业化服务赋能企业成长。拓展提升“济企通”服务企业云平台功能,建设覆盖全市企业的服务企业网络。搭建跨区域、跨部门的诉求响应通道,提高企业诉求响应速度。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,推广网上申报,加快释放政策红利,发挥政策促动效能。完善“五位一体”融资服务体系,进一步扩大风险补偿政策覆盖范围,新增贷款规模300亿元以上。提升中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的运作效率,力争扩展转贷合作银行达到30家以上。深化拓展提升数字金融“一贷通”数据汇聚共享能力,扩大零跑腿和秒贷服务惠及面。

  二是梯度培育赋能企业成长。加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力度,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。建设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体系,定期发布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指数。加大常态化上规入库服务企业力度,建立规下成长型企业培育库。加大十、百、千亿级和单项冠军、专精特新、瞪羚、独角兽企业培育支持力度,高标准完成年度企业培育目标任务。

  三是企业家队伍建设赋能企业成长。打造“工信名家大讲堂”企业家培训品牌,开展市级“企业家培训基地”认定。分行业、分重点确定企业家培训班次,探索产业链、行业内企业家培训模式,提高培训效果。深入实施“名企名牌名家”三名工程,持续开展“树名企、创名牌、育名家”活动,重点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、决策管理、资本运作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整体素质,充分发挥企业家“头雁”效应,让“名企名牌名家”领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 党建和作风效能建设提升行动

  实施党建和作风效能建设提升行动,打造济南工信党建品牌和模范机关,为工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
  一是加强党对工信工作的全面领导。越是形势复杂、挑战严峻,越要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按照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要求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,从严从实落实主体责任和“一岗双责”,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一体推进。坚持教育管理预防与监督执纪问责相结合,扎紧制度的笼子,用好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强化廉政警示教育,抓好廉政风险防控。

  二是进一步转变作风合力攻坚。围绕“重点工作攻坚年”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,进一步转变作风,敢接最烫手的山芋,敢啃最硬的骨头,铆足劲往前冲。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并重,加强调查研究,多到基层一线去、到项目现场去、到困难和矛盾多的地方去,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,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,赢得工作的主动权。力争把每一项工作都干成“样板”,打造成“精品”。

  三是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。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,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、僵尸企业处置、“散乱污”企业清理整治和分类处置等工作,进一步巩固整治“地条钢”和违法违规钢铁产能成果。加大对民爆企业的安全监管,修订我市民爆行业应急救援预案,确保民爆行业安全运行。按照全市统一部署,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推动打好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加强食盐批发行业的调研和监管。更加扎实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,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
  四是更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。进一步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,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,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,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、管理监督和培养锻炼,逐步建立起一支“凭专业说话、按规矩办事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”的工信干部队伍,为工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。
  
    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体安排

  ●“1+337”工作体系

  1 围绕产业能级提升和重点工作攻坚这条主线,狠抓制度创新和工作落实

  3 工业优化升级、数字经济引领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大重点任务

  3 培育创新驱动、项目带动、政策促动三大动能

  7 实施七大行动,即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基行动、数字经济领跑行动、工业投资倍增攻坚行动、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行动、新动能培育发展行动、赋能企业成长行动、党建和作风效能建设提升行动

(来源:舜网-济南日报)